原标题:提升经济治理效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发展核心应聚焦何方?
导读:
Intro...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务必将经济增长重点聚焦于何领域
实体经济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务必将经济增长重点聚焦于实体经济。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推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中,多管齐下助力实体经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需打造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
需聚焦世界科技前沿,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深入推进“互联网+”产业建设,推动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需重视并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提高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
扩展资料: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基石、财富的源泉,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实体经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要想强大,必须依靠实体经济,不能走向泡沫化。
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实体经济,提出了“实体经济是国家的本钱”“国家强大要靠实体经济”“把实体经济抓上去”等重要论断,体现了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进一步明确了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着力点
经济学与行政学的差异何在
1.研究目标不同:
经济学与行政学两门学科的差异根源在于研究目标不同。经济学的研究目标是解释社会资源利用和配置的方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行政学的研究目标是提供实现组织目标的组织资源最优使用原理和方法。
2.研究视角不同:
经济学主要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分析社会资源的利用和配置问题。经济学无论是市场自由主义还是国家干涉主义都是以经济利益作为诱导来调节社会资源。而行政学则主要是从组织激励的角度来分析组织资源的利用问题。行政学的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以及管理丛林时期的理论都是从组织提供的经济**、社会需要、价值体现等几个方面作为诱导来调节组织资源。
3.研究内容不同:
研究目标决定了研究内容,经济学与行政学研究的内容因目标不同而不同。经济学以研究一般社会资源的使用为主要内容,行政学以研究特定组织资源的使用为主要内容。
4.研究方法不同:
(1)经济学运用解析主义的研究方法,把社会经济包含的内容区分为相互隔离的个体,然后研究个体之间的对立关系。行政学运用整体主义的研究方法,把组织作为一个有机体,用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组织构成要素之间相互独立、转化和依存的关系。
(2)经济学以演绎法为主,通过从一般到个别,从逻辑或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存在。主流经济学是前提假设抽象程度高的公理化的演绎体系。而行政学以归纳法为主,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从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有给定事件的秩序。行政学是经验的总结和运用,其理论只为直观地解释具体的管理活动。
(3)经济学以定量分析为主,行政学则是定性与定量分析并重。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资源问题,研究的对象能够定量化。经济学从新古典经济学家提出边际理论开始广泛地运用各种数理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工具主要是各种图像模型和数学模型,数学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日益强化。经济学运用数学和统计方法可以进行实证研究,并从系统的数据定量地检验理论假设和估计参数的数值,这就可以减少经验生分析中的表面化和偶然性,可以得出定量性结论。
(4)经济学注重科学方法的运用,行政学注重实证方法的运用。主流经济学家主张在经济学研究中保持价值中立。自从边际效用学派以来,主流经济学家用科学的态度来审视社会经济问题,并运用数理分析方法来阐释经济现象,回避道德规范问题。行政学认为组织中的人不仅是“经济人”,也是“社会人”,因此在研究中必须注重组织中人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包含了价值判断。这就是行政学规范的分析方法。当然行政学也注重科学方法的运用,但社会责任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
扩展资料
经济学暗含资源的有限性假设,行政学暗含资源的非有限性假设。经济学认为社会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才需要研究合理配置资源,节约资源。行政学认为组织可利用的资源相对于目标实现并非是有限的,而是可以通过组织管理不断扩充的。
人力资源培训、员工激励和创新的运用可以充分挖掘出组织中人无尽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战略联盟和合作还可以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中的资源。与此同时,政治和文化资源也是组织资源的一部分。所以管理的资源是无限的。但是为了降低成本,行政学还是要研究如何有效使用组织资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