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讨资本的本质及其经济资本运作策略
导读:
Intro...
经济资本的实施策略 作为一项新兴的资本风险管控工具,经济资本运作已获国际银行业的广泛认可,成为最先进、核心、有效的经营管理方法。对于农业银行而言,无论是为迎合外部监管趋势,还是为自身股份制改革及加快有效发展考虑,推广经济资本运作均具有深远意义和积极作用。《中国农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标志着农行在管理理念与业务运营上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基层行如何应对这一变革,如何在经济资本运作模式中高效工作并持续进步,本文认为,应采取以下策略:一、积极汲取经济资本运作的理念与知识。 经济资本运作是国际银行业的先进管理手段,是执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强化商业银行内部资本与风险管理的关键措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随着巴塞尔协议逐步被世界各国政府接受并成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监管准则,以及商业银行风险评估方法的发展与成熟,欧洲和美国的各大银行纷纷建立了经济资本运作体系。
从资本供给角度来看,经济资本是银行为补偿风险而需持有的资本。从资本需求角度来看,经济资本是银行业务风险产生的资本需求,通过评估各项业务风险来计算。根据巴塞尔资本协议,银行的业务风险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种。为确保银行体系的稳定与安全,银行需拥有充足的资本来抵御这些风险,这是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核心。从经济资本运作的角度,银行风险抵御能力的充分性以实际有效监管资本是否等于或超过经济资本为标志,因此,银行经济资本运作的核心是建立资本约束机制,以限制风险资产增长,从而控制经济资本增长,有效控制银行整体风险,使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保持协调平衡,确保资本充足率水平达到监管要求。对于基层行而言,员工学历普遍偏低,以我行为例,大专及以上学历员工仅占30%,其中金融专业背景的仅占20%,这20%的员工对巴塞尔资本协议仅有初步了解,而大多数员工对经济资本运作的基本内涵知之甚少。因此,基层行亟待加强全员经济资本运作知识的学习,重点学习《巴塞尔资本协议》、《暂行规定》及4月4日《中国城乡金融报》上杨明生行长关于《实施经济资本管理,转变业务增长模式》的文章,通过学习,在全行树立资本约束理念,在观念上接受这一新兴管理工具和方式,逐步适应资本约束机制。
二、在业务运营中,明确实施经济资本运作的两大核心内容。 基层行在具体业务运营中,如何体现经济资本运作的内在要求?从《暂行规定》中可以看出,控制经济资本增长和提升回报率是经济资本运作的两大核心内容。因此,基层行实施经济资本运作,需在业务运营中体现这两个方面的要求。
控制经济资本增长的方法有三种。一是限制资产增长,或缩减资产规模。对我行而言,根据严格的资本约束,应缩减资产规模,重点是清收不良资产,通过限制资产规模来控制经济资本增长。二是调整资产结构,优化存量,降低存量资产的经济资本。简单来说,即将现有资产中的高风险业务转化为低风险业务。例如,收回一笔经济资本系数为8%的贷款,并用于发放一笔经济资本系数为4%的贷款,这样存量资产的经济资本减少,结构也就优化了。三是合理配置经济资本增量,即将经济资本尽可能配置到低风险业务上,即配置到经济资本系数较低的业务上。这是经济资本运作的核心和根本。由于各项业务的风险不同,其经济资本需求也不同,显然在同等业务规模下,低风险业务的资本需求较少。经济资本运作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提升经济资本回报率。经济资本回报率的计算公式为拨备后经营利润与经济资本的比值。从公式来看,提升经济资本回报率,一方面是增大分子,即增加拨备后经营利润;另一方面是减少分母,即减少经济资本。对于基层行而言,要增加拨备后经营利润,主要方式有增加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收入等,减少各项费用支出,努力降低运营成本,并压缩不良贷款,减少模拟拨备。而要降低经济资本占用,就是要优化增量,大力发展低风险业务,并改善存量,降低现有资产中高风险业务的比重,减少不良贷款,积极压缩固定资产等。从本质上讲,经济资本运作的实质是风险控制,是建立了风险约束和经济资本回报率约束两个机制。
三、扎实开展存款、清收和中间业务,持续适应经济资本运作的要求。 农总行在坚持贯彻经济资本运作基本理念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实施路径和方法。经济资本运作体系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经济资本分配制度,其核心是约束分支机构的规模扩张和风险增加,引导发展低风险业务,确保发展质量。二是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制度,其核心是强化约束机制,引导分支机构发展高回报率业务和中间业务。基层行在资金结构中资本占资金来源的比重很小,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依赖存款,目前基层行的收益也主要依赖上存利息。总行实施经济资本运作后,基层行应树立所经营的资本是有偿的理念,理智地使用经济资本,提高经济资本的利用效率,重点做好三项工作: (一)毫不松懈、全力以赴地开展清收盘活工作。目前,我行不良贷款余额较大,且仍有劣变的趋势,清收工作十分困难。在清收上,一是突出“六大重点”:即次级、可疑类贷款;2000年以来发放新形成的不良贷款;近两年来新反映的不良贷款;内部责任贷款和违规贷款;到逾期个人贷款;有偿债能力或清收潜力的不良贷款大户。二是综合运用依法清收、责任清收、以资抵债等有效方法进行强力清收。三是要加强**,有效防止和打击企业逃废债行为。
(一)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地推进清收盘活工作。目前,我行的不良贷款总额较大,且仍有恶化的趋势,清收工作十分艰巨。在清收工作中,一是要聚焦“六大重点”:即次级、可疑类贷款;2000年以来新产生的不良贷款;近两年来新暴露的不良贷款;内部责任贷款和违规贷款;逾期个人贷款;具有偿债能力或清收潜力的不良贷款大户。二是要综合运用依法清收、责任清收、以资抵债等多种有效手段进行强力清收。三是要加强**,有效预防和打击企业逃废债行为。
何为资本优化 资本优化是指通过合理配置、高效运作以及风险控制,实现资本最大增值和企业持续发展的过程。 详细解释: 资本是企业运营和发展的根本要素,资本优化是企业追求高效、稳健运营的关键手段。资本优化的核心在于对资本的合理配置和高效运作。企业需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市场环境,对资本进行合理配置,确保资本投入到最需要、最能产生效益的领域。同时,高效的资本运作也是资本优化的关键,包括提高资本周转率、降低资本成本等,以加快企业现金流,提升资本收益水平。 此外,资本优化还涉及风险控制。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资本优化的目的就是要降低风险、提高收益。企业需要对投资风险进行充分评估和管理,避免资本损失。这包括对投资项目进行严格筛选和评估,对投资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以及对投资结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最终,资本优化的目标是实现资本最大增值和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通过合理配置、高效运作以及风险控制,不仅可以提升资本收益水平,还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资本优化有助于企业抓住市场机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资本优化是企业追求高效、稳健运营的关键手段,通过合理配置、高效运作以及风险控制,实现资本最大增值和企业的持续发展。这需要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环境,灵活调整资本配置和运作策略,以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