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个人心得,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心得体会
导读:
Intro...
营商环境心得
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政府部门是关键的那只“手”。政府不仅要充当规则的制订者,更要充当遵守规则的示范者。毋庸讳言,虽然优化营商环境喊了多年,推行的力度也不可谓不大,但个别地方的政府部门一方面高喊改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在具体行政过程当中却不履行义务,违背承诺。“协议打折扣”、结算有拖延等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时有发生。而一旦发生,对于相关实体来说,有的是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有的则“退避三舍”“敬而远之”。长此以往,外商不敢来,自己人也不敢做事。诸如此类,是营商环境建设中破坏力最大的负能量,必须下大力加以清除。因此,毛伟明代省长在这次讨论中语重心长:要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推动以商招商。
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2020修订)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根据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营商环境,是指各类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第三条优化营商环境应当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坚持市场主体平等,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进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协同联动、完善法治保障,对标国内外先进水平,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本省应当抓住用好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融入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督促落实、研究解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省发展和改革部门是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主管部门,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组织指导、统筹协调、监督检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明确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主管部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工作。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借鉴优化营商环境先进做法,**推广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本省行政区域内各类功能区,应当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先行先试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改革措施。
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在法治框架内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异化的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措施;对探索中出现的失误或者偏差,依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已履行勤勉尽责义务且未牟取非法利益的,可以予以免责或者减轻责任。第六条省发展和改革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营商环境评价办法并组织实施,相关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开展营商环境评价。
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影响各地区、各部门正常工作,不得影响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增加市场主体负担。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完善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激励机制,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对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对营商环境考核结果不达标的本级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实行约谈。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工作,及时发布、解读、宣传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营造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新闻媒体应当创新宣传方式,系统宣传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措施和成效,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的舆论监督。第九条各类市场主体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恪守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公平竞争,自觉维护市场秩序,履行安全、质量、卫生、资源环境、劳动者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定义务,在国际经贸活动中遵循国际通行规则。第二章市场主体保护第十条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对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适用国家和本省支持发展的政策,依法平等享有使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土地使用权及其他自然资源等各类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的权利。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政府资金安排、土地供应、税费减免、资质许可、标准制定、项目申报、职称评定、人力资源政策等方面,应当依法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制定或者实施歧视性政策措施。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经营自**。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由市场主体依法自主决策的定价、内部治理、经营模式等事项。